河北省邯郸市作为全国钢铁生产重镇,铁矿资源丰富、冶金历史深厚,&辩耻辞迟;邯钢经验&辩耻辞迟;曾引领全国改革浪潮。然而,伴随多年粗放式发展,这座传统工业城市正面临产能过剩、创新乏力、利润萎缩、环境压力加剧等多重挑战。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折期,邯郸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创新驱动、产业链延伸、绿色转型叁大路径,推动钢铁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方向突破。
创新驱动:锻造核心竞争力
河钢集团邯钢公司车间内,百米重轨在轧机轰鸣中鱼贯而出,这些专为沪苏湖高铁生产的高速钢轨,彰显着公司从普通钢材向高端制造的跨越。邯钢建成河北省首条重轨生产线,开发低碳排放汽车用钢,形成千万吨级优质钢产能。技术中心副主任于晓飞介绍:&辩耻辞迟;汽车用钢实现'整车造',重轨生产技术跻身全国前列。&辩耻辞迟;
民营钢企同样创新潮涌。普阳钢铁每年投入营收5%用于研发,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产物远销70余国,多次斩获全国钢铁行业&辩耻辞迟;金杯奖&辩耻辞迟;。龙凤山铸业与20余家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的高纯生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广平钢诺新材料联合北京科技大学,采用高效锻轧技术生产的耐磨钢球,年产能达30万吨,成为北方最大生产基地。
邯郸市工信局副局长任高发表示,政府通过支持公司建立研发机构、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推进智能化改造等举措,推动数字技术与钢铁深度融合。2023年前叁季度,全市钢铁行业营收2305亿元,占规上工业近半壁江山,20类钢铁产物中,汽车钢、家电钢、重轨等5类领跑全国。
产业链延伸:构建产业生态圈
在永年区,3.1万家紧固件公司每年消耗本地千万吨钢材,形成420亿元产值集群,带动34万人就业。这个&辩耻辞迟;小螺丝大产业&辩耻辞迟;的典范,与磁县绿色钢构、武安球墨铸管、广平球磨钢球等产业共同构建起耗钢百万吨级的产业矩阵。
邯郸经开区美的智能厨电工厂内,邯钢供应的家电钢板经机器人剪切冲压,变身集成灶、热水器内胆。经发局副局长冯书强透露,美的项目年产能突破250万套,全部采用本地钢材,推动邯郸白色家电产业向千亿级迈进。广平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依托邯钢原料优势,实现厢式物流车、氢能重卡快速量产,项目负责人叶文民坦言:&辩耻辞迟;稳定供应和低成本运输是量产关键。&辩耻辞迟;
本土公司同样在延伸价值链。永洋特钢联合科研机构攻克万能轧机技术,建成全国首条国产化重轨生产线,年轧制能力90万吨。市工信局数据显示,装备制造业已集聚713家规上公司,产值占比超12%,成为新的增长极。
绿色转型:重塑产业底色
曾因污染屡居全国倒数榜单的邯郸,如今已实现&辩耻辞迟;用矿不见矿、运料不见料&辩耻辞迟;的清洁生产。邯钢建成1060亩工业主题公园,成为河北省工业旅游标杆。这种蜕变源于系统施策:通过兼并重组将公司数量从35家减至9家,淘汰落后产能叁成以上;普阳钢铁等公司新建1200立方米以上高炉,工艺能耗显着下降;推广烧结烟气循环等技术,实施清洁运输改造,新能源车辆占比大幅提升。
太行钢铁集团投资238亿元实施退城搬迁,环保投入超50亿元,建成智能焦炉实现污染物零排放,余热发电满足95%用电需求。普阳钢铁构建无组织管控一体化平台,粉状物料全部筒仓化储存,电动运输车队规模近300辆。生态环境局武安分局主动上门指导,帮助公司攻克煤气水解精脱硫等技术难题。
经过持续治理,邯郸钢铁产业能耗下降40%,污染物排放减少70%,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市委书记李晋宇强调:&辩耻辞迟;将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之路,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辩耻辞迟;这座老工业基地正以全新姿态,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