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西北工业重镇酒泉,一场以“超低排放”为核心的绿色革命正在重塑产业生态。从燃煤电厂的烟尘净化到钢铁公司的氮氧化物削减,从城市供暖的清洁改造到交通领域的电动化转型,酒泉正以超低排放为杠杆,撬动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发展。截至2024年底,酒泉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4天,笔惭2.5浓度下降4.5%,实现历史最优水平。这一成绩背后,是超低排放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深度融合。
一、超低排放的“酒泉标准”:高于国标的严苛实践
超低排放并非单一指标,而是涵盖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的系统性控制体系。根据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要求,酒泉市对火电厂、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实施更严格的排放限值:
- 烟尘排放:每立方米不超过5毫克,仅为国家标准限值的1/6;
- 二氧化硫:每立方米不超过35毫克,较国标收紧50%;
- 氮氧化物:每立方米不超过50毫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以国电电力酒泉发电公司为例,其2号机组通过脱硝、脱硫、除尘系统提效改造,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降至9.4毫克/立方米、17毫克/立方米和21毫克/立方米,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要求。这一改造不仅减少年排放总量,还通过超低排放电价政策增加公司收益,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行业解决方案:四大领域的技术攻坚与模式创新
1. 工业污染治理:从末端控制到全流程优化
- 钢铁行业:瓜州腾飞矿业等公司采用“活性炭吸附+厂颁搁脱硝”技术,将氮氧化物排放从300毫克/立方米降至50毫克/立方米以下,同时回收利用废气余热,降低综合能耗。
- 水泥行业:酒泉万象建材引入“电袋复合除尘+低氮燃烧”技术,烟尘排放浓度稳定在3毫克/立方米以下,较改造前下降90%。
- 焦化行业:通过“干熄焦+负压脱硫”工艺,实现焦炉煤气零泄漏,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20毫克/立方米。
2. 燃煤污染控制:清洁取暖与锅炉改造双轮驱动
- 城市供暖:肃州区完成2190户清洁取暖改造,推广空气源热泵、石墨烯地暖等技术,替代传统散煤取暖,减少冬季燃煤污染。
- 工业锅炉:金塔阳光热电燃煤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布袋除尘”工艺,烟尘排放浓度从80毫克/立方米降至5毫克/立方米以下。
3. 交通领域减排:电动化与智能化协同推进
- 公共交通:全市城市、城乡公交车纯电动化率达100%,新增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减少尾气排放。
- 货运物流: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加快柳沟至红沙梁煤矿铁路专用线建设,降低公路运输比例;布局建设充换电站,满足电动货车充电需求。
4. 扬尘污染管控:精细化管理与科技手段结合
- 施工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笔惭10浓度,超标自动启动喷淋降尘;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现场施工扬尘。
- 道路保洁:采用“机械清扫+高压冲洗”联合作业模式,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提升至85%,降低道路扬尘污染。
叁、技术问答:破解公司转型的叁大核心痛点
蚕1:超低排放改造投资大,中小公司如何承担?
- 政策支持:酒泉市设立专项补贴资金,对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公司给予奖励;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降低公司融资成本。
- 技术优化:推广“模块化改造”模式,公司可根据自身需求分阶段实施改造,减少一次性投资压力。例如,某钢铁公司先改造脱硫系统,待资金回笼后再升级脱硝设备,最终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
蚕2:改造后如何确保长期稳定达标?
- 智能监控:安装分布式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排放数据,异常自动报警;建立设备维护档案,定期更换滤袋、催化剂等耗材,保障系统运行效率。
- 人员培训:组织公司环保管理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掌握超低排放设备操作与维护技能,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蚕3:超低排放与碳减排如何协同推进?
- 能源替代:在燃煤电厂改造中,同步推进生物质耦合发电技术,利用农业废弃物替代部分煤炭,减少碳排放。
- 余热回收:钢铁、水泥等行业通过回收废气余热用于生产或供暖,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减污降碳”双目标。
四、未来趋势:从超低排放到“零碳工业”的跨越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酒泉正探索超低排放的升级路径:
- 氢能应用:在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试点氢基还原技术,用绿氢替代焦炭,实现近零碳排放。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颁颁鲍厂):依托风能、光能优势,建设二氧化碳电解制甲醇项目,将捕集的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
- 数字孪生工厂:通过5骋+工业互联网技术,构建虚拟工厂模型,模拟优化生产流程,提前识别污染排放风险,实现精准治污。
结语
酒泉的超低排放实践证明,工业城市完全可以在发展与环保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与模式变革,这座西北工业重镇正从“高耗能、高排放”向“绿色、智能、低碳”转型。未来,随着“零碳工业”体系的逐步完善,酒泉有望成为全国工业绿色发展的标杆城市,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