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对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督管理的工作会议。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对深圳市近期查处的6起机动车排放检验造假典型案例,以及外省市在检验领域发生的数据造假涉刑犯罪案件进行了通报,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法律解读,起到了警示和震慑作用。机动车检验协会、维修协会的负责人,以及检验软件设备供应商的代表也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此外,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和市检察院分别就各自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
据悉,此次会议不仅是一次警示通报会,也是“打假行动”的再次动员与部署,更是向违法违规检验机构宣战的集结号。会议彰显了深圳市对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违法乱象“零容忍”的坚定立场,同时为后续的整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此前,为响应国家及广东省对于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专项整治的号召,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多方协同合作、科技手段赋能以及机制创新,以强硬措施整治机动车排放检验造假乱象。自去年5月以来,全市持续常态化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专项整治,累计查处了75家检验机构,下达了59份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总额超过380万元,其中2家机构因涉嫌犯罪已被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办,1家更是已进入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这些举措有力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显着成效。
近年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利用省生态环境厅的“天地车人”一体化系统、尾气遥测、黑烟车抓拍以及定期检测等系统,构建了“线上分析研判+线下靶向执法”的精准执法模式。线上,通过大数据关联分析,对比机动车排放定期检测数据与遥感监测数据,对检验机构近年来的检验报告、检测过程数据及视频监控进行倒查,锁定存在检测时车辆明显排放黑烟、检测人员举动异常等可疑情况的检验机构,并梳理形成问题线索清单;线下,则依据清单开展靶向执法,固定完整证据链,确保违法违规行为无所遁形。同时,还组建了由行业专家和执法业务骨干构成的专业“打假队”,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打击采样造假、篡改结果、违规检测、替检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实战锻炼队伍,以学习促进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执法人员的案件查办能力,为精准打假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撑。
此外,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还于近日发布了《对于进一步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的通知》,旨在构建全流程、跨部门的监管体系,推动机动车排放检验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转型,从而有效遏制机动车排放检验造假乱象。展望未来,深圳将继续深化长效监管和部门联合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检验检测行为,坚决遏制弄虚作假现象,以此倒逼移动源减排,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