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管理局(以下简称“南山管理局”)聚焦基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能力提升,以非现场执法、差异化监管等创新模式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规范化执法机构建设,打造“科技精兵、执法尖兵、党建强兵”叁支队伍,为辖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执法屏障。
规范化建设塑形象,机制创新强根基
2024年11月,南山管理局入选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通过办公场所功能分区标准化改造、执法装备全量配齐、统一标识管理,树立专业机构形象。同时,以实战练兵为抓手,开展20余次军训队列、业务培训及跨区域联合执法演练,建立健全执法监测、跨部门协同等机制,并成立打击违法环境犯罪办公室,形成“联防联控、共保共治”的生态环境安全守护网络。
科技赋能筑体系,智慧监管提质效
针对建筑施工噪声、扬尘等民生痛点,南山管理局构建“生态天眼”智慧环保平台,整合辖区重点区域摄像头与在线监测设备,实现工地噪声、扬尘、餐饮油烟“一网统管”。此外,平台还为公司提供环评全景分析与选址指引服务,对大型公共建筑实施碳监测实时分析,助力降碳管理;在自然保护区部署红外相机等设备,24小时监测生态安全,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向智慧化、精准化转型。
专业执法显效能,刚柔并济优环境
2024年9月,南山管理局通过“黑烟车抓拍系统”溯源追踪,成功查处机动车检测机构“替车检测”违法行为。在执法实践中,该局坚持“力度”与“温度”并重:一方面,通过典型案例曝光、专项行动等强化警示效应,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另一方面,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推出差异性执法、正面清单管理等举措,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南山管理局获评“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彰显执法效能与社会认可双提升。
党建引领聚合力,为民服务解难题
面对城区“厂居混杂”导致的臭气扰民问题,南山管理局深化“党建+政企居”共治模式,发挥党员先锋作用,联合公司、居民共同攻坚。通过实地走访、全流程指导公司申请环保专项资金,推动生产车间密闭改造与末端处置升级,从源头化解臭气污染。这一实践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也为公司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面向未来,南山管理局将以更高站位谋划执法工作,持续应用新装备、新技术提升执法效能,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为辖区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奋力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