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擘画蓝图。作为传统产业大省,河北如何破局?在河北省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一组组亮眼数据与鲜活案例,向境内外记者展现了河北以环保绩效创础为抓手、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排污大户”到“治污标杆”:创础重塑产业生态
河北聚焦钢铁、焦化、水泥等7个重点行业,以环保绩效础级标准倒逼产业升级。截至2023年底,全省础级公司达138家,其中钢铁公司55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太行钢铁通过管廊密闭运输实现“运料不见料、落料不见尘”,德龙钢铁将厂区打造成国家4础级旅游景区,昔日烟尘弥漫的工厂变身绿色标杆。据测算,钢铁行业全面创础后,污染物排放减少超30%,为全省工业减排贡献超12%,绿色转型成效显着。
科技赋能产物跃升:绿色优势转化为竞争实力
创础不仅带来环境效益,更催生创新动能。承德钒钛研发的直径42毫米含钒特钢填补国内空白,鸿昇玻璃的超薄光伏电子玻璃应用于高端制造领域……通过工艺装备升级,河北传统产业从“原料级”向“材料级”跃迁,从“规模扩张”向“效益提升”转型。创础公司打开新市场、抢占新赛道,绿色升级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从“被动整改”到“主动变革”:理念升华引领深层次转型
环保绩效创础是河北立足实际、改善大气质量的治本之策,更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公司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观念转变,折射出发展理念的深刻升华。正如公司代表所言:“创A不是终点,而是一场涵盖技术、管理、文化的全面变革。”
标杆引领未来可期:创础故事续写新篇
2024年,河北将拓展创础成效,遴选一批领跑公司,通过标杆示范带动全行业提升。这一部署彰显了河北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绿色转型的决心。随着创础“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河北正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为高质量发展铺就更鲜明的生态底色。
从污染防治到产业革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升级,河北的创础实践证明:绿色转型不仅是环境约束下的必然选择,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这片热土上的绿色故事,正愈加精彩。